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所谓探究,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现在我们常说教学要创新,怎么创新?创新存在于一个个探究实践活动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总结出新的理论,这就是创新活动,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多种方法和渠道,为什么进行探究式教学呢?
第一,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并能满足改革者的心理需要。其实,教学改革的宗旨有三点: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所以,改革就是在不断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新的教学策略中运行。
第二,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班级授课制有利有弊。在科学技术不大发达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利大于弊,在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的今天,弊大于利,因为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如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弊为利,按照现代教学运行机制,变换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组织形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
第三,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破除"自我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课堂教学改革难,很大程度难在教师自己本身。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出好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自我中心"的顽固性和长期沿袭传统的惰性。如何改变?最重要的是从实践探究中去改变,因为实践探究给教师提供了学习别人和对比自己的机会,也提供了认识自己和认识学生的机会。教学实践探究还证明,教师改变自己,主要是在实践探究中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也学习别人的经验,包括向学生学习。能在实践探究中学习,就能在实践探究中提高,改变"自我中心",实现"自我发展"。
探究式课堂教学要探究什么,有的说,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是课堂教学探究的内容;有的说,教学方法、策略及教学过程和组织形式是应该探究的内容;还有的说,教学过程四大要素,即教师、教材、学生及教学手段是探究的重点。课堂教学需要探究的问题确实很多,其中可以看到,所有这些应该探究的问题,都是围绕着怎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加快新型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的。因此,回答探究什么,必须抓住探究的重点。
人们最关注的教学改革的两大问题是: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自然应该把探究的重点放在这两大问题上:一要探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怎么"教",二要探究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者应该怎么"学"。探究教师应该怎么"教",自然是要突破传统教育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的格局,深入探究如何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转换成现代教学中教师的''教",为教学注人新的活力。探究教师怎么"教",要由教师自己来探究,而且教师对自己怎么"教"的探究,是为学生怎么"学"的探究服务的,如果教师对自己怎么"教"的探究能朝着现代教学的要求去努力,那么,学生"学"的探究就可以敞开大门。由此,逐渐步人"教"与"学"互促互动的良注循环轨道。
探究教师怎么"教",要明确突破传统教育框架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教师探究的双重任务。一要着重探究如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要认识教育理论对实践的先导作用,不能让教师在教育理论上成为近视眼,在理论指导实践上产生短期行为,而要把掌握教育理论看作教学上档次的行为。二要着重探究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现代教育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启发式、发现式、自学式、活动式、问题解决式等教学方法,都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卓有成效的方法,探究式课堂教学要在运用这些方法上下功夫。三要探究怎样处理和加工教材更有利于培养新型人千万不能让教材框住学习者的手脚,而要努力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教育资源,让它能被学习者掌握、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内在学习能量,所以,教师处理加工教材,要重点探究"教"什么?到底给学生什么知识,怎样组织这些知识?四是探究如何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出发给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进行学法指导,教师要把握三点:一要真正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二要知道怎么做能使学生探究的问题达到"最近发展区";三要知道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关于学生"学"的探究,在教师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的前提下,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可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可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探究;可在学生质疑处探究;可在解决实践问题上探究;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探究。总之,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会引发探究,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探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之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他们暂时还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学生探究遵循的规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和会用知识,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
探究式课堂教学怎么探究,实际是要回答教学过程怎么操作。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具体操作程序和要求可分为四步进行。
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用短短的一两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人口。然后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自学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不少于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付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干什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明理强化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学生实践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第四步:激励评价引申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 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指路。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
运用探究式要控制教师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商学系:董红杰